无产阶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宝藏书,全书共100条。每一条都是讨论一个教育教学问题。尽管苏霍姆林斯基是依据自己多年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研究和办学实践来写其中遭遇的教育问题、可以推荐的教育实践和阐述的教育原理来写作的,实际上本书贯彻一致的教育理念、教育原则与方法,以及教学研究成果,都对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第一条,“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在这一条指出,作为教师,必须关注自己的学生的具体特点。如果我们将学生看作是面目模糊的一个群体,那么就很难开展对学生有益的真正的教学。我们教授知识,要使得知识在一个个鲜活的学生身上以他独有的方式成就他自己,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脑力劳动中获得成就感,教育的目的才可能实现。“在学习中取得成就”,是每个学生尊严感的来源。如果将知识和学生看作是两个并行的主体,将学生看作一个箱子,将知识看作是要灌入到这个箱子里的素材。这种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对学生都将是毫无意义的,也消解了教师教学的价值。这一点无分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
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苏霍姆林斯基谈论了一个教师为了本该实现的教学目标而所需做的工作投入。如何实现这些投入呢?作为高校教师,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双重任务在身,时间管理是一个重大考验。这时,工作的效率就非常关键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优秀的教师不仅是完成了日常的教学工作,还要极力拓展学习,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才能显得“毫不费力”。这可真是一个悖论。为了提高效率,一定要用尽量短的时间完成大量工作。而为了能够做到用尽量短的时间完成工作,就必须既要完成大量工作,同时不断开展大量学习。但是恰恰是这个悖论,指出了一名教师胜任自己本职工作的路径:不断学习,不断精进。
第七条,“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或者“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也就是知识没有加以运用,知识就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就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就成为学生巴不得摆脱掉的事。因此,知识必须能够运用,能够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知识必须具备积极性、生命力,这是它们得以不断发展、深化的决定性条件。只有不断发展、深化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只有在知识不断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样的规律性: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的学习就越容易。因此,必须让知识成为手段,要使知识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有完美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这种表述不仅包括了知识教学的目标,同时也包含了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为衡量教学效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指标指征。为此,教师的教学不仅需要体现知识性,更重要的是展现知识作为手段、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引发学生对学习知识增强自身能力的期待和雄心。杜绝将获取知识仅仅看作通过考试和取得文凭这一目的。
第八条,“关于获取知识”。苏霍姆林斯基在本条中断言,“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这个最高技巧的判断标准就是:尽量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而疑问则能够激发求知的愿望。这是多么精到的描述。这一描述使我们拨云见日,马上找到了进行教学设计所应追求的那个“度”——将学生抛到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场景中。“将学生带入问题,然后再带领学生去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互动场景,恐怕是作为教师和学生,从课堂上获得成就感的最佳表述吧。
第十三条,“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只有当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分才能成为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他认为,评分是教育上最精细的的工具之一。为此,苏霍姆林斯基建议,评分宁可少一些,但是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如果学生的知识还比较模糊,还有不明确的地方,那就根本不要给予任何评分——应当首先设法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教师应当避免提那些要求学生准确无误重复教师所讲东西或从书本里背诵的东西的问题。这一条对我们很有启发。当我们将评分看作是促进学生开展学习的有益工具,而非仅仅是评价,那么评分竟然也可以发挥如此重要的教育作用。
第二十条,“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这里的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失调,是指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看到这个描述,我不禁笑出了声。这似乎描述了我们的专业教育的过快节奏。日常教学中,确实存在着需要教授的知识点过多,而相关技能训练不足的情况。这样的学习累积到最后就是眼高手低。如何破除这种怪圈呢?这就要求教师自觉地将理论知识进行凝练和梳理,将“少而透”的教学过程贯穿到日常理论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进行充分的整合,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否则,单纯知识的堆砌,造就的是僵化的头脑和机械的认知,更谈不上创新创造了。
第二十一条,“兴趣的秘密何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兴趣的就是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苏霍姆林斯基同时提醒到,如果只追求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那么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这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有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入,要有陪伴学生解出问题的豁然开朗的经历感。这方面高等教育的教学场景中往往是非常缺乏的。学生往往轻易地讲到“对专业不感兴趣”。这里就有一个疑问,到底是教师并没有启发学生的专业兴趣,还是学生确实对该专业不感兴趣呢?这恐怕是个值得每一名专业教师深思的问题。
第二十二条,“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第二十三条,“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当引领学生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教师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这不仅是教师创造性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智力的完满性和精神生活丰富性的需求。反过来讲,一个学生对某一门学科的冷淡态度,相比学业落后更为可怕。教师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和学习历程的设计,唤起学生的意识,将学生从智力的惰性里挽救出来。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显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自己和自己的人格,不仅仅是教学的任务要求,更是育人的任务要求。这也恰恰是学生自尊感的来源——取得进步、学到知识,让知识智力的丰富性成为学生个性的自我表现。
第三十条,“谈谈直观性问题”。这里的直观性,是针对概括性真理和规律而言的。使用直观手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事情。直观手段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上去,是在利用直观性教学方面最该注意的要点。运用直观性原则是需要很高的技巧,需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和心情。
第三十三条,“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做的事情很多,但首先必须点滴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在面前的道路很长的情况下,将看到各种人的最预想不到的命运。为了回答青年的“怎样生活?”“什么是幸福?”“真理在哪里?”这些问题的答案,必须懂得追求真理、向往人民的理想取得胜利的过程的辩证法,必须理解并用全身心体验过人类为最美好的未来——共产主义的理想及为其实现而斗争的特点。
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每一个新进入教师岗位的人,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在整个一生中努力掌握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的精神教育自己。他请我们记住,要学会用一个共产主义者的眼光看待世界和看待人,是需要长年累月地学习的。在个人的藏书里,应当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革命和关于教育的主要著作。要形成自己的共产主义世界观。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的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道,他看到自己的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要使共产主义的理想在这个世界里体现出来——通过多种多样的、具有深刻个性的特征体现出来。他富有感情地讲道,如果他不是一次又一次努力游向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英明思想的海洋里去探索,他就无法深刻理解某一个人的具体命运。苏霍姆林斯基还提示到教师要买些心理学的书籍来充实自己的藏书。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他认为,教育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一生几十年如一日地开展教育研究和实践,同时创造了帕夫雷什中学的教育奇迹。其人所思所想、所行所为,即使放在当今时代依旧发出辉煌的、照耀人心灵的光芒。